《大目标》一书中的有趣观点

引子

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民主化、自由化、市场化、全球化,不一定要姓“西、资、基”。

第一章

五常的否决权是对大国毁灭性力量的承认。核武器,氢弹,洲际导弹,核潜艇,多弹头分导。

退缩不会让狼群放弃供给,逃跑不会让狼群放弃追捕,倒下不会让狼群放弃杀戮。

大国没资格投降。

美国对日本可以援引《共同防卫协定》只会日本空军。韩国三军的最高指挥权本来就归美军。

冷战的本质是3.5亿的苏联东欧工业人口和欧美日6亿的工业人口抢全球的资源和市场。

第二章

把人当人看是工业社会才能做到的事。医疗器具,消毒不再昂贵,简单高效。
当物质上的富足让社会不再需要合理合法地牺牲掉一些人而保证另一些人的生存时,才能进入文明。

1962年,中国粮食总产量1.6亿吨。1978年3亿吨。不是靠积极性。而是靠化肥。
化肥让农民有了余粮和闲暇,从农业中解放出来的生产力投入工业。

工业化:用机器造机器,然后用造出来的机器去造别的东西。

世界上勤俭的不止有中国人,勤俭了几千年也没有变的富裕。工业化才能让勤俭变成资本。

李鸿章去找“造器之器”,是找造火器的机器,而不是造机器的机器。

机器用钢铁造的,用的是煤炭或者煤炭生成的电能。欧盟来源于煤钢共同体。

第三章

美国“绿卡战士”的阵亡率比美籍士兵高出一倍。

钱并不是财富,说“有钱”其实意味着“有货”。

美元作为结算货币收全球铸币税。各国越小,产业链越分散,美元铸币税收的越开心。

经济活动的本质是物质生产。

枪杆子里面出石油。

第四章

工业与手工业的最大区别:工业可以升级。

西班牙,英国,美国,三个世界性的大帝国。
兴起的原因是先进的生产技术,发达的制造业能创造财富也支持了强大的军队。
然后不劳而获,停滞衰退。

第五章

与之前的强国相比,苏联的工业化不依赖殖民地的市场和资源。

重工业是核心,轻工业释放重工业制造的生产能力。

苏联利用西方几次危机,抄底技术与设备。

工业化人口数量决定了工业经济的规模,也和工业体系的复杂程度和先进程度密切相关。
独立工业体系需要的工业化人口数量是基本配件数量的5到10倍。
欧洲走向一体化的原因就在于此。

苏联的崩溃说到底是因为美国用自己的人口优势率先完成了产业升级。

在战略对抗中,要掌握比对手更多的工业化人口,要向盟友输出工业化社会,通过输出工业化社会来制造盟友。否则早晚遇到工业升级的人口障碍。

第六章

一切强权、帝国在工业革命面前都是过眼云烟。

终结大英帝国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中国不能靠出口来长期支持我们的工业化进程了。

第七章

没有人会把太监叫做绅士。

保持不断的进步才能有道理可以讲。

输出工业化是个长久的买卖,比输出消费品要长久。

现在一个地市级的地勘力量比工业化之前全国合集还多。

买办是第一障碍。

要输出工业化,而不是像殖民主义那样打击当地工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