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一步一步推导出Y Combinator
本文讲什么?
本文用Scheme(Racket)代码为例,一步一步的推出Y Combinator的实现。
本文不讲什么?
Y Combinator是什么,干什么用的,它为什么能够work,它的数学含义以及实际应用场景,这些话题由于篇幅所限(咳咳,楼主的无知)不在本文论述范围之内。
如果有兴趣,请参考维基: http://en.wikipedia.org/wiki/Fixed-point_combinator#Y_combinator
本文用Scheme(Racket)代码为例,一步一步的推出Y Combinator的实现。
Y Combinator是什么,干什么用的,它为什么能够work,它的数学含义以及实际应用场景,这些话题由于篇幅所限(咳咳,楼主的无知)不在本文论述范围之内。
如果有兴趣,请参考维基: http://en.wikipedia.org/wiki/Fixed-point_combinator#Y_combinator
测试发布文章
测试修改
再次修改
好久没用了,还能更新吗?test
is it fixed 10?
本文翻译自 Jon Skeet 的系列博文”Edulinq”。
本篇原文地址:
今天我实现了六个操作符,每个操作符都有两个重载。我一开始以为这些操作符的实现会很相似,但是最后发现每个都稍微有些不同…
今天实现了哪些操作符?
以下三个集合的排列 {First, Last, Single}, { 带有 / 不带有 OrDefault }, { 带有 / 不带有谓词
} ,其结果是十二个不同的方法签名:
本文翻译自 Jon Skeet 的系列博文”Edulinq”。
本篇原文地址:
我们接下来要实现的这个操作符是LINQ 中最重要的操作符。大多数(或者是全部?)其他的返回一个序列的操作符都可以通过调用 SelectMany
来实现,这是后话按下不表。现在我们首先来实现它吧。
SelectMany 是什么?
SelectMany 有四个重载,看起来一个比一个吓人:
本文翻译自 Jon Skeet 的系列博文”Edulinq”。
本篇原文地址:
今天的文章要介绍两个 LINQ 操作符,因为它们实在是太类似了,所以放到一起来讲。 Count 和 LongCount
的实现非常相像,不同的只是方法名,返回值类型和几个变量。
Count 和 LongCount 是什么呢? Count 和 LongCount
各自有两个重载:一个重载接受谓词,另一个不接受。下面是这四个方法的签名:
1 | public static int Count < TSource > (this IEnumerable < TSource > source) |
上周五在公司内部做了一个小型的sharing,讨论了一些与延迟执行有关的东西。现在把ppt和代码分享出来。如有谬误,请不吝指教 :)
代码在这儿: http://codeformyblog.codeplex.com/SourceControl/changeset/view/62764#1095173
ppt在这儿:
Deferred execution View more presentations from cuipengfei
本文翻译自 Jon Skeet 的系列博文”Edulinq”。
本篇原文地址:
http://msmvps.com/blogs/jon_skeet/archive/2010/12/24/reimplementing-linq-to-objects-part-6-repeat.aspx本文的主题是个无关紧要的方法, Repeat 。关于 Repeat ,值得讨论的内容比 Empty
还要少。写这篇博文只是为了保证这个系列的完整性。
Repeat 是什么? Repeat 是一个静态的泛型方法,不是扩展方法,它只有一个签名形式:
1 | public static IEnumerable<TResult> Repeat<TResult>(TResult element,int count) |
它返回一个序列,该序列中反复的包含“ count ”个指定的元素,。 Repeat 只需要一个参数校验:检验“ count ”不是负数。
本文翻译自 Jon Skeet 的系列博文”Edulinq”。
本篇原文地址:
http://msmvps.com/blogs/jon_skeet/archive/2010/12/24/reimplementing-linq-to-objects-part-5-empty.aspx这一篇继续讲非扩展方法。这次我们要讲的是 Empty ,它有可能是最简单的 LINQ 操作符了。
Empty
是一个泛型的,静态的方法,它只有一个签名形式,不接受任何参数:
public static IEnumerable
本文翻译自 Jon Skeet 的系列博文”Edulinq”。
本篇原文地址:
本篇博文较短,接下来的几篇估计也会比较短。我觉得只有 很相似的几个 LINQ 操作符才适合放到同一篇博文里面,比如 Count 和
LongCount 就比较适合放在一起讲。不过我也要采纳读者的意见,如果你喜欢“肥胖”一点的博文的话,请留言说明。
本文将要讲解 Range 操作符。
本文翻译自 Jon Skeet 的系列博文”Edulinq”。
本篇原文地址:
距离上次写完本系列博文的 第一篇 和 第二篇 已经有一段日子了,希望接下来的进度会快一些。
现在我给本项目在 Google Code 上建立了源码管理
,现在就无需每篇博文包含一个 zip 文件了。创建项目时,我给它取了个显而易见的名字,叫做 Edulinq 。我修改了代码中的命名空间,而且现在
这一系列博文的 tag 也修改为了
Edulinq 了。好了,闲话少叙 … 我们来开始重新实现 LINQ 吧,这次要实现 Select 操作符。
本文翻译自 Jon Skeet 的系列博文”Edulinq”。
本篇原文地址:
提示:本篇文章较长。虽然我选择了一个比较简单的操作符来在本文中实现,不过我们还是会遇到一些特例以及一些与 LINQ
相关的原则。因为我还在试着找出表现本文内容的最佳方式,所以本文的排版方式暂时是实验性的。
我们将要实现“ Where ”子句(也可以说是方法或操作符)。 Where 在总体上来说比较容易理解,但是涉及到延迟执行和流式处理的部分会有些麻烦。
Where 方法是泛型的,不过只有一个类型参数(在我看来这很重要,因为我觉得一个方法的泛型参数越多就越令人难以理解)。哦,对了,我们将在本文开始涉及查询表
达式,这算是本文的一点额外猛料。
本文翻译自 Jon Skeet
的系列博文“Edulinq”。
大约一年半之前,我在 DDD
的活动日上做了一次演讲。我当时试图去重新实现LINQ to
Objects,在一小时内能实现多少算多少。根据会后的反馈信息来看,我当时做得太快了…而且我还是远远没有实现完整。不过无论如何我还是觉得重新实现LINQ
to Objects是一个很有趣的练习,所以我觉得我应该用且行且博、不徐不疾方式来再做一遍。
这一系列的博文都会标上 “Edulinq”的标签
,你可以用这种方式过滤出这一系列博文。
我的计划是要完整的重新实现LINQ to Objects,用每篇博客来解释一个方法(或者是一组方法)。我将会尽力把代码写的达到生产质量,但是我不会写任何XML文档注释 -
既然我已经在写博客来解释了,那我就不想在代码中再重复一次了。我将在适当的情况下做一些优化,但愿会 比LINQ to Objects本身的实现做得更好 。
原文作者: James Ashley
在WP7社区中一个经常被问到的问题就是:在Pivot中放置了可以接受滑动手势的控件(比如说一个Slider)时,如何禁用Pivot控件本身内置的“用手指滑动
来切换视图”的功能呢?
对此问题,微软标准的答案是:你不应该这么做。这是“不好的做法”(Bad Practice),会造成用户体验的混淆。这种说法的前提是假设用户不会自己根据上下文
去思考,而总是预期“滑动”这一手势会在任何页面中都有一样的作用。这种答案听起来还不错,而且对于Pivot中内置Slider这种例子来说也很合理。况且,我们还
是可以把Slider纵向的放置在Pivot内的,那这个答案就显得更有道理了。
话又说回来,在WP7的TextBox中,我们可以用“按住并滑动”这一手势来操作光标在文本框内的位置。那么在Pivot控件中放置TextBox算不算是造成了不
好的用户体验呢?算不算是“不好的做法”(Bad
Practice)呢?我是不是应该想办法把TextBox也纵向放置呢?还有,ToggleSwitch控件(此控件来自于Silverlight for
Windows Phone Toolkit )又该怎么办呢?
滑动这一手势对于手机来说是很常用的。很多针对WP7的新控件都会用到它。如果所有这些即将面世的新控件都不能放置在Pivot控件中的话,那就太可惜了。
恰好赶上这个月的十一号GearBox要在Duke Nukem北美发售之前搞一个Community
Day,就在达拉斯。作为一个八流的FPS爱好者一定要去凑凑热闹。
去往达拉斯的路上,透过车窗随便拍了一张
到达现场,室内很暗。摆了一些GearBox出品的其他游戏的海报。
这次来点干货,丢大爷的玉照
这是从成都起飞时候在飞机上照的,灰蒙蒙的,什么都看不清楚。
飞行中途没怎么开手机,所以也没怎么拍照,下面是到了公司之后的照片。
这是公司进门之后墙上挂的的东西
MS合作ISV的牌子,2010-2011,是金的
[翻译]List
原文地址: http://blogs.msdn.com/b/ericlippert/archive/2011/04/04/so-many-interfaces.aspx
原作者: Eric Lippert
Eric Lippert是微软员工,C#编译器的主要开发人员之一。
今天,我在 StackOverflow
上回答了一个问题。按照以往的习惯,我把它以对话体的形式整理成一篇博客。
MSDN的文档中说List
上一篇博文
中提到了“可选参数”这个C# 4.0中新增的语言特性,但是写过之后还是不满足,心里还是有一些疑问没有得到解释。于是又做了一些探索,过程中竟然发现这么一个小小
的语言特性背后隐藏着的有趣问题还真不少。这次就把探索过程中的发现和疑问记录下来。
Cnblogs上有一篇 蒋金楠的文章
中提到一句:“缺省参数最终体现为两个特殊的自定义特性OptionalAttribute和DefaultParameterValueAttribute
”。为了验证这个说法的正确性,我自己做了一些试验。
要研究语言特性的实现原理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反编译出IL代码来一探究竟了。所以,那就顺着这条线索走吧。
首先用C#代码写一个很简单的测试方法:
public void TestMethod(string str = "A")
{
}
前几天推荐一个同事用“可选参数”,推荐完了我还画蛇添足的说这是.Net 4中的新特性。但是事后才发现这个新特性是C# 4.0的语言特性,与.Net
4无关。其实也不只这一次,我平时也经常把语言、框架、运行时,有时甚至还有开发工具混为一谈。于是今天就总结一下C#中我感兴趣的几个语言特性是从何而来的。
** 1.可选参数 **
可选参数是C# 4.0中的新特性,其作用在于在调用者不提供参数值时给参数一个默认值,用起来是这样的: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estMethod();
TestMethod(10);
Console.ReadLine();
}
public static void TestMethod(int parameter = 5)
{
Console.WriteLine(parameter);
}
以上的代码在第一次调用TestMethod时输出5,第二次输出10,也就是在没有给TestMethod提供参数值时,会自动以5作为参数值。
该特性的实现依赖于OptionalAttribute和DefaultParameterValueAttribute这两个attribute,也就是说Test
Method这个方法完全可以声明为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