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墙花园里的阅读游击 - wewe-rss是个好开源项目,Folo是个好APP
控制权旁落
RSS 并未消亡。
变化的不是协议,而是信息分发领域的权力结构。
用户在事实上让渡了选择看什么、何时看的权利。
微信公众号重塑了这种结构,通过两层约束:
- 技术约束:内容被封装于 App 内,无标准 API,无 RSS 输出通道。
- 算法约束:信息流按商业目标而非时间或信息价值排序。
其结果是一种注意力被动引导机制——用户的浏览行为,被用于优化平台的商业目标。
系统解剖
graph TD
subgraph 微信封闭生态
A[公众号文章] -->|技术隔离| B(微信App)
B -->|算法黑箱| C{信息流}
C -->|注意力收割| D(用户)
end
subgraph RSS 越狱路径
A -->|微信读书接口| E(wewe-rss)
E -->|标准化 Feed| F[RSS]
F -->|任意阅读器| G(Folo)
G -->|主权归还| D
end
技术隔离层
无 RSS,无 API,内容被封装在微信内。
算法黑箱层
算法根据用户停留时长、交互数据等指标对内容进行排序。用户的每一次点击,都在优化这个系统以更高效地实现其排序目标。
穿孔方案
wewe-rss
不破坏系统,它利用其现有接口。
通过调用微信读书的同步接口,将公众号内容转化为标准 RSS。这不是破解,是协议嫁接:
- 接口合法性:使用微信读书官方 API。
- 格式标准化:输出 RSS 2.0,兼容任意阅读器。
- 延迟容忍:以 15-30 分钟的延迟,换取系统稳定性。
局限依然存在:付费墙内内容无法获取,接口也可能在未来关闭。但这是一种可接受的脆弱性——在绝对控制与完全开放之间,它提供了一个可行的中间路径。
现代终端
wewe-rss
解决“源”的问题,Folo
解决“端”的问题。
它保留了 RSS 的核心价值(用户控制权),并集成了现代产品的必要特性:
- 跨端同步:阅读进度、收藏、高亮等状态的实时同步。
- AI 辅助:提供摘要与翻译,但决策权保留给用户。
- 社区发现:通过用户创建的订阅列表发现新信源。
维度 | 微信公众号 | wewe-rss + Folo |
---|---|---|
阅读环境 | 高密度干扰 | 纯净专注 |
内容排序 | 黑箱算法 | 时间或自定义 |
数据所有权 | 平台持有 | 用户可导出 |
开放性 | 封闭系统 | 开放协议 |
脆弱的平衡
这套方案的生命周期,取决于微信读书的接口策略,存在不确定性。
但它证明了:中心化平台的控制并非绝对。
通过技术工具,个体可以重新取回部分信息控制权。
这不是颠覆,而是一种结构性再平衡。
RSS 这个 1999 年的协议,在 2025 年成为制衡平台中心化的有效工具。
这提示我们:开放协议通常比封闭应用拥有更长的生命周期。
行动清单
- 盘点:识别你真正需要关注的信源。
- 转换:使用
wewe-rss
生成 RSS 地址。 - 阅读:导入
Folo
或你选择的 RSS 阅读器。 - 重塑:用主动拉取替代被动投喂的阅读习惯。
信息控制权的回归,是使用习惯的重塑。